历代住持
  智明大和尚
  智明大和尚谈话
  大德驻锡
  法会纵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江心常住 智明大和尚谈话  
如何教育小孩使之心性健康成长
来源:本站    时间:2009-10-5    查看次数:2659

居士:师父,小孩厌倦读书,沉迷于电脑游戏怎么办?中魔了似的。被电脑害死了!
答:电脑其实为一相当好的工具。只是使用者的心性有问题而将它变为浪费生命和伤害亲人的东西。小孩的心性有缺陷,那是教育造成的过失。《三字经》上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所以,小孩的教育出现问题,我认为父母要负大半的负责。就针对这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讲如何教育小孩的看法:
(一) 万善孝为先
        教育孩子,我建议做父母的你们首先要好好学习儒家的《弟子规》和《三字经》,《弟子规》的精要:“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然后从自身做起,让子女在一种良好的氛围里耳闻目染成为一个孝悌的小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释、道都讲究孝,孔子认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佛家也是这样认为的,“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亲,二亲最神也。”(《佛说四十二章经》);“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吉祥经》)。
        如果你家小孩能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话,他会沉迷于电脑游戏不好好读书而使父母伤心、失望吗?现在的小孩都为独生子女,大人们就以“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心态养育。平时只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品德上的教育。
现在的小孩是在孩子呼,大人应的环境中长大的。这样的孩子他心理和行为明显地以自我为中心的——自大、骄慢,不会换位思考的。这样的孩子:任性、易激动、生活自理能力差;妒忌心重,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一个自大、骄慢的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上与人相处时是很难做到:包容别人,服从别人的。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万善孝为先”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不孝的孩子,他的心性是不健全的。一个孝顺的孩子,一个能做到“亲所恶,谨为去。”“晨则省,昏则定。”的孩子,他知道沉迷于电脑游戏即荒废了学业又伤了父母的心是绝对不做的。孝才能顺!孝是炎黄民族延绵不绝的道统,孝是中华文化持久不衰的根脉。
(二)从小立大志
        其次是要帮助小孩从小立志向。我们学佛讲的是:发心为首,立志为关键。同样,在培养孩子的品德上,也是立志为关键。立志就要立大志,所谓的大志,就是要树立为父母分忧、为家庭担当、为家族争光、为社会为国家尽责的志向,而不是仅仅为表现“小我”的自私自利的志向。
佛教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不怕念起就怕觉迟”¬。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可能有不利于自己身心健康的念头生起,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套在其中不知道其对自己身心的危害。如果明白其危害性,我们就会阻止其发展。如果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他会时刻反省自己,纠正自己的闻思行。¬
现在许多学生由于没有家庭的责任和社会责任感,光顾自己一时的快乐玩电脑游戏的很多。大多数小孩不知道电脑游戏的危害,沉迷其中无以自拔。而电脑游戏既浪费了生命又糟蹋了自己身心的健康——打打杀杀把心念都引导到对抗和战斗的情绪里了。将这情绪带到生活中伤害亲人,带到学校影响学业,破坏校风。最后是直接影响了他自己的人生质量。¬
        如果他们有志向,明白这行为即浪费了生命又糟蹋了自己身心的健康,还危害社会,他们会生起戒备和自责的心。一旦有这样的觉醒,他们就会从其中勇敢的走出来,生起远离的心。那就有办法改正自己不良的习性。¬
        我认为一个有孝心、有家庭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的人,他无论在学校、在单位,他的言行肯定是无私的,也是精进的,他的心量也是广阔的。他不会因个人得失而闷闷不乐,也不会逃避现实,更不会沉迷于电脑或不健康的娱乐中。因此,做为家长,要从小引导孩子树立为父母分忧、为家庭担当、为家族争光、为社会为国家尽责的正知正见的志向。这是小孩健康成长必要条件之一。
我们佛家讲究中道,儒家讲中和。引导小孩立志也要讲中道,佛陀讲经都是对机而讲的,这是由于每个人的宿世因缘都不一样。做为家长要根据自家小孩的具体情况正确地引导他树立适合他的理想和信念。真的读书不行,也不要逼迫他读,弄得全家鸡犬不宁,整天哀声叹气的。读过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吗?其实无论生活、学习、工作在庙堂之上还是居江湖之远,只要有一颗孝悌的心,小孩的言行肯定是正知正见的,也一定是精进的,一生就不会犯大错误的。
(三)树立家长的威严

        现在的家长在教育孩子上是:宠爱有余,树威不足。比如:担心孩子的营养不良;打扮得寒碜没有面子等等,以至于孩子在物质和金钱需求上没有危机感,更不会体谅父母赚钱的辛苦。在学校么,家长就担心孩子老实被人欺负,而不是教导他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与人为善的道理。古话说的好:宠子害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被宠坏才怪呢!
        大家读过《孟子.告子下》吗?其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一段就是告诉我们:少年磨难是人生的财富,磨难能铸就成功。所以,我认为沉迷于电脑游戏,读书吊儿郎当的孩子,家长知道情况了应该采取有效的强硬手段予以阻止。比如:不提供零花钱;不满足他平时所需的一切;厌倦读书的话就先让他休学,到外面打工自己养活自己。让他在无父母供养的环境中感受生存的危机,让他明白不读书的他在社会上能做什么?让他明白电脑游戏是不会给他吃住穿的。通过碰壁让他感受家庭的温暖;通过社会对他的冷落感受父母老师对他的关怀。
经历一段时间的磨难使他的心智成熟。一个心智成熟的孩子他就会珍惜美好的学习环境,就会以感恩的心好好念书。孩子不懂人情世故、爱虚荣、贪玩、吃不了苦等毛病,其实都是家长惯出来的。为人父母在教育上要采取恩威并重的方式方法,你们最缺乏的就是没有使用霹雳的手段。
(四)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环境可以给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力量。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古人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孩子是相当重要的。
大家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先前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说明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从这个故事里说明,居住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相当大。
我们为什么为人,是因为带着无始以来的各种各样的习气(业力)来的,没有一定的定力的人,尤其是孩子,心总是随着境迁。凡夫的贪嗔痴的习性是相当重的,他们看到什么就执著什么,小孩更是如此。为什么佛陀在《四十二章经》中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就是这个原因。只有修行到“八风不动心”的意境,他才不会被境所迁。因此,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 上一篇:在省佛协“和谐寺院”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下一篇:没有了
  • 回到顶部
     Copyright © : 温州江心寺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温州鹿城区江心屿江心寺
     联系电话:+86-577-88201066    传真:+86-577-88201066 QQ:425208823    邮编: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