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住持
  智明大和尚
  智明大和尚谈话
  大德驻锡
  法会纵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江心常住 智明大和尚谈话  
智明法师谈话(一):答疑《金刚经》
来源:本站    时间:2009-6-14    查看次数:3525

(一)

  《金刚经》中的忍辱波罗密即为忍辱的智慧。当你做为众生时,你心中无时无刻都有个我的存在:我在事件中感受、我在事件中的利弊、我在其事件发展中的结果。于是有了事件中为我的利益而产生的忧虑,就有为我的利益而忍辱负重意识。《金刚经》中初始的忍辱波罗密应该是如是。在初始忍辱波罗密中,就时时感觉到忍辱需要的气度,忍字心头一把刀么。这时的忍辱波罗密是有相的也就是有我的,它是有瞋恨心的、会感到痛和苦的。如想忍辱中没有瞋恨心,那就得需要有虚空的心量,而虚空的心量只有在忽视我的各方面的利益的条件下才能产生。为此,我在忍辱中逐步放弃我执的元素,在事件中一旦放弃了我执,便豁然发现,别说瞋恨心,竟然连忍辱的感受也将随之消失了——达到了非忍辱之境界。故此,佛在《金刚经》中告诉众生: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

   由于懂得了非忍辱波罗密的智慧,最后成就了忍辱波罗密真谛——是名忍辱波罗密。

(二)

   在众生眼中,将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那微尘是多,无法数的多。然而,微尘为何物?仅代指细小的概念而已,所谓的细小,只是个相对的概念,是无法表相的。分子?原子?离子?中子?……故此,微尘仅仅是文字般若中的一个无法说确切的代名词,即然微尘为不确切的物质,那就没有确切的“甚多”之说了。从小无止境点说明众生追求多是不可得的。同样,三千大千世界在凡夫眼里是如此之大,成为了实相的世界,如:花的世界、蚂蚁王国、金库、银山、知识的海洋......说多和大,确实多又大,然一旦成为实相的世界,都有其局限性,相对的。因为我们眼看到的现象,就在呼吸之间早已发生了变化。从构成大千世界的细小的微尘看,它的形状、它的位置、它的颜色......都无时无刻在变化中。   

   在众生的思维里有很大很小很多的概念。其实小也仅仅为相对的、暂时的小,大也仅仅为相对的、暂时的大,多也仅仅为相对的、暂时的多。

     我们凡夫在世俗世界里以追求名和利来体现生命的价值。静下心来想想,名和利不是也和微尘、世界的概念为同理吗?当上处长,想做局长;当上局长,想做市长;做了市长又想当省长......欲望无止境;利也如此,有了百万,想千万;有了千万,想一亿;有了一亿,想百亿......就这样被套在贪瞋痴中,无以自拔,烦恼不堪。待到生命尽头,才发现——一切都为不可得的,是虚幻的现象!许多人活了一生也不知道生命本质:把无时无刻不伴随在你左右的心性忘弃,没有好好呵护——修持福德性,舍本求末!

(三)

居士:师父,我至今还记不住《金刚经》全文,怎么办?
答:
不要急,记不住就不要强制自己记。只要每天坚持读诵,慢慢理解其中义理,生清净心,心清净就是修行。如果你执著于记经文,由于记不住而生烦恼,反与修行背道而驰了,你说呢?忘了就让忘了,要放下记不住的烦恼,记不是目的,能记多少记多少。
学习佛经如果只侧重于死记硬背,不闻思修的话,就如同在绷紧的琴弦上弹——无声;同样,你如果不下意识地记其义理,就不可能存在思和修,如同在过松的琴弦上弹——也无声。恰到好处,中道便是学佛者的关键。
另外,佛法与世界法的最大差别是:世界法是不断地积累知识、财富、权力。执著于我拥有;而佛法则是在你得到的同时,学会放下,放下知识(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放下财富(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放下权力(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只有放下,才不会“我执”,才能离苦得乐,才能明心见性。
居士:师父,我诵《金刚经》有感应!那天诵经之际,我头顶上的玻璃框掉下,落地碎了,我没伤着丝毫。后来看那位置,无论如何就是砸我身的。
居士:师父,我诵经时闻到整个房间的香气。
答:你们在诵《金刚经》?诵经功德无量。《金刚经》读诵熟了,懂其中义理后,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话,那妙行妙语妙果真是不可思议,胜过你以前学到的所有理论。有感应说明你有精进,《金刚经》的利益是修持心境如虚空,无我达到离苦得乐的彼岸。有感应是你的福德,但是不要执着于所得的福德,经上说:修一切善法,离一切善(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你们最好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居士:师父对记性差的居士说记不住不要紧,对年轻的居士则要求背诵。真是法无定法。
答:你们要将诵经当作享受,那就有点法喜了,但是这不是人人都能得到,需要功夫与定力慢慢体会,最后都能得到的。 

(四)

居士:我以前不懂《金刚经》之意,师父与他们讲时不知其然。最近看了法师您送的《金刚经说什么?》一书,平时又坚持读诵《金刚经》,现再听师父的开示,就有豁然开悟的欢喜。

答:南怀瑾的《金刚经说什么》,初学《金刚经》者由其引导应该为不错的书。但《金刚经》虽言简却是微言大义。看似易懂,实是晦涩。看似简单,实是深奥。可谓“意如虚空之广大,理若沧海之汪洋。”不能以其一方之说盖其全部。学者要在闻思修证上下工夫,直至明心见性为学佛本意。

(五) 

居士:法师,我知道如如不动并非真的不动,是这样吗?
答:如如不动是指心的平静状态,指面对一切事物,心理上完全以随缘与平静来应对。对一切世间的境缘,心里不产生执着。在整部《金刚经》中,佛陀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都是不可得,甚至连自己的心也是如此。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该对这心所生起的一霎那而逝的情感——种种贪嗔痴所困。一旦我们明白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话。世间上的名利还能点起你的要永久占有的念头吗?如果我们不执著在永久占有中,我们就不会执著于得失里无以自拔,也就不会陷于贪嗔痴里痛苦不堪。在事理上我们将会以若有若无的心境面对它,以虚空的心境处于似动非动的寂静中。
    佛陀在经中以“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无相法理告诉我们,不要执著在相里无以自拔,使我们无法达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纯静寂的意境。
    当我们明白了“诸法如义”“法如筏喻,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也为“空”的道理,就不会法执,就不会用分别的心看待发生在你眼前的事物,也不会带着分别的心学习佛法。就会选中适合自己的佛经一门深入,闻思修向内求解脱而不会猴急地这学学那学学,为法相所困——被法相牵着动。还说出很多修学不成的理由来。
    世界上一切应是不喜不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用现代的语言说在三维中我们看到的都是有相的,由因缘而起的相。比如“爱恨情仇”的产生都是在特定因缘起的,在这无常的世界里,促成“爱恨情仇”的因缘一霎那已变了,那么先前的“爱恨情仇”的感受早已物是人非了。而凡夫不懂,执著在当下就空的“爱恨情仇”中怨天尤人,苦不堪言!   
    你们记住学佛、修行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净化心灵,提升自己的品质,然后自利利他。你们有空多学习佛法,佛法会让自己心清净,能达到转境而不被境所转。要顺境不执著,逆境也感恩地快乐过好每一天。
    其实整部《金刚经》就是从“空”锲入,从四相“空”到法相“空”,将修持者带到一广袤无垠的虚空之境而不被事相所困扰——处于如如不动中。

(六)

客人:最近,时时感觉工作太平实,生活无起色。所以在新东方学习英语,准备考托福。打算去美国读研究生。
答:生命无常,不要太执著,太累了。我看你是属于要强,追求全美的人。与你那弟弟性格恰好不同,他显得懒散、无所谓似的。建议你回去多看看佛经,将你小姨看的《道德经》翻翻,最好诵诵《金刚经》。
    世界上的事情是没有完美的,就如《金刚经》中讲的“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就是不要执著,做任何事要做到无住、无相、无愿。人们喜欢看花开,却不知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一刹那即逝。花开花落告诉我们:生命无常,不要住于美丽的相上,是美非美是名美。生命就一刹那的过程!
    听说你在单位工作很出色。那是很好!但是不要套在“出色”的相里被累垮了。记住,有为法都是有极限的。考托福好,但不要自己给自己施压——非考上不可。这样反而对事情不利!任何事情注重过程——认真、尽心,不要想结果——要随缘。
客人:是的,记得中考,老师估计我考一中,却考了八中;高考时,学校估计我考一本,结果也不如意。师父之言,如醍醐灌顶。
答:佛法有文字般若、实相般若。那么文字般若是方便,实相般若才是究竟。佛陀为使我们凡夫精进,在文字般若里设立假名以引导我们精进,我们凡夫开始就贪这“假名”。只有放下“第一”观念,才为真正的第一。不要执著于“第一”的相上:是第一,非第一,是名第一。也就是无招胜有招。所以无论我们干什么事情,不要被观念卡住。佛经的大智慧就在于此,学佛诵经开智慧就会明白:所谓的“第一”为方便法门,“波罗密”才是目的。考托福是方便,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是目的。

(七)

居士:师父,金刚经第一品为什么说些与佛法无关的日常细节?为什么不直接从须菩提问开始呢?
智明大和尚:问的好,整部的金刚经基本上都在理上讲法,就这一品是在事上讲法。也就是说佛法是事理不二的。学佛成菩提其实是个次第的过程,我们认真想想,佛陀的整个教育法门便是个次第的法门。无论从佛陀的出家修行,还是佛陀在菩提树下修行成佛事件来说;无论是从偏重于讲理的经书《金刚经》说,还是从偏重于讲事的经书《地藏经》说,都是教育众生学佛修行成道的次第法门。其实,这一品是相当要紧的,学佛诵持《金刚经》的人,如果将这一品悟透切的话就能成佛了。 
    这一品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就是告诉大家学佛成佛的生活法门——佛法寓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佛祖从“著衣持钵”乞食开始,再以次第方式乞已,至本处,饭食讫。然后,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达到“禅定”。第一品以这样示现的方式告诉众生如何在生活中明心见性。 
    先说“著衣持钵”,就是告诉众生,庄严自己的同时也是尊重他人;同样尊重他人之际,也就是庄严了自己。这里虽然讲的是仪表,实质是讲心性。其次是入舍卫大城乞食,这里的舍卫大城,并非实相的舍卫大城,应为广义的,指所有需灭度的众生处所。就如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为同个理。
    佛陀“乞食”引导众生布施之心。因为有“受者”才有“施者”。这里的“受者”佛陀就是个希有的大“施者” ,告诉众生“受者”与“施者”为不二法门,佛陀是真正的施者,却以受者的相示现于众生:受施并存于一相,受即为施,施即为受。受受施施,施施受受为不二法门也。就如同因果一样,因生果,果生因,因因果果,果果因因。不可思议!再者是“次第”乞食,告诉学佛发菩提心者:一切众生本具佛性,皆能成佛,只是执著妄想而不能证得。所以无论你富贵,贫贱,佛没有分别之心都予以度之。佛在经中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灭度一切众生”。
再次是“收衣钵,洗足已”,就是示现于学佛发菩提心者,你即已拥有了相(庄严)、拥有了福德性(成就他人的慈悲心),也就是自觉觉他后,要放下种种所拥有的有为法门,回归自性。佛在经中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最后“敷座而坐”,只有放下所拥有的,才能达到 “四相”和“法相”皆空之心境,才能趋近寂静。才到达“敷座而坐”——禅定终成大菩提之境。
    还有整部《金刚经》是对大比丘说的,大比丘是自利利他、善恶俱谴者。如果你们天天诵持,闻思修慧,必得不可思议的妙果。
居士:师父,您刚才说的受施为不二法门时,我忽然明白了《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为什么说“饭凡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意思了。因为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人是无法言语的大布施者。

  • 上一篇:法会纵览
  • 下一篇:智明法师谈话(二):结夏安居浅释
  • 回到顶部
     Copyright © : 温州江心寺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温州鹿城区江心屿江心寺
     联系电话:+86-577-88201066    传真:+86-577-88201066 QQ:425208823    邮编:325000